新官上任三把火,而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烧向内部的第一把大火,便直指汽车业务。
二季度末,一则内部备忘录宣告了这支非核心团队的终结,成为其数月裁员计划中,最先被公开祭出的一刀。
6月25日,有市场爆料称,英特尔将关闭小型汽车业务,并解雇该领域的大多数员工。目前,英特尔方面已向媒体确认了调整一事。
这并非一次寻常的业务调整,而是在ai算力格局剧变、竞争对手环伺的背景下,一场关乎存亡的"刮骨疗毒"。当英伟达的护城河出现裂缝,当amd与openai联手闯入,市场留给英特尔的时间和空间,都已不多。
01臃肿帝国的"瘦身"自救
"我们正重新聚焦核心客户和数据中心业务组合,以强化产品供应并满足客户需求。"英特尔在声明中,为裁撤汽车业务的决定一锤定音。
这个从未在财报中占据显要位置的部门,连同其大部分员工,成为了公司战略收缩的第一个注脚。虽然英特尔凯发天生赢家官网曾提及全球有5000万辆汽车使用英特尔处理器,且持有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的多数股权,但关闭汽车业务的决定似乎不会直接影响mobileye的运营。
这背后,是这家昔日芯片霸主不容乐观的财务现实。截至2024年底,英特尔总共有10.9万名员工。根据公司财报,2024年,英特尔公司净亏损达到188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370亿元)。从2022年开始,英特尔的营收就出现了下滑趋势。营收增长明显放缓,利润率持续下滑,股价长期低迷,昔日的光环,正在逐渐褪色。
曾经坚不可摧的"wintel"联盟也裂痕渐显,苹果、微软、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纷纷开始自研芯片,pc厂商也开始积极拥抱amd等其他芯片供应商,甚至传出"弃intel投amd"的声音。临危受命的陈立武,面对的是一个机构臃肿、决策迟缓的庞大帝国。
因此,削减成本、提升效率成了最紧迫的任务。陈立武在4月下旬曾宣布削减开支的计划,其中2025财年将削减5亿美元至170亿美元,2026年还要进一步削减10亿美元至160亿美元。
裁员,是"节流"最直接的手段,在陈立武就任之前,英特尔已经在2024年裁掉1.5万个岗位。
6月中旬,英特尔告知工厂部门(英特尔代工业务)的员工,大概会有15%-20%的员工被裁,大部分裁员将在七月实施。
也就是说,此次关闭汽车业务,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整个降本增效蓝图中的一环,在生存危机面前,所有非核心、无法带来高回报的业务,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剥离的对象。
02外部鲶鱼
当英特尔埋头内部重组时,外部的算力江湖早已暗流涌动。英伟达凭借cuda生态构筑的"算力垄断"并非坚不可摧。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新势力,通过算法和软件层面的创新,探索出了一条"低成本ai"的路径,将单次推理成本压缩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/10,证明了在特定场景下,cpu同样能撑起一片天。
这无疑为英特尔打开了一扇窗。作为cpu领域的传统王者,这给了它一个重新定义战场的机会——与其在gpu上硬拼英伟达,不如利用自身深厚的技术积累,在ai推理这块"蛋糕"上分一杯羹。英特尔将ai业务的权重放到了cpu推理上,并推出了最新的人工智能芯片gaudi3。
英特尔声称gaudi3已全面超越英伟达去年发布的h100芯片,运行人工智能模型的速度是h100的1.5倍,支持ai模型的推理能力平均提高了50%,能效平均提高40%。gaudi3预计将在第三季度大范围上市,有望在ai芯片市场占据一席之地。
然而,机遇之窗并非只为英特尔敞开。"低端"推理这块蛋糕,也并非英特尔独享。竞争对手的动作甚至更快、更激进。
amd携手openai,上演了一场"芯片-模型-生态"的强强联合。6月13日,amd发布了最新的instinctmi400和mi350系列ai芯片,amd公司ceo苏姿丰将矛头直指英伟达,指出amd新品的性能已超越英伟达旗舰产品"b200"。
更引人注目的是,openai的ceo萨姆·奥特曼亲自站台,明确表示openai未来将使用amd的ai芯片。当萨姆·奥特曼亲自为amd站台时,一个微妙的"反英伟达联盟"已然形成。
这对英特尔而言,绝非好消息。这意味着,即使英伟达的统治地位出现松动,释放出的市场空间也会被amd这样的凶猛对手迅速抢占。
据花旗分析师估计,到2030年,英伟达在生成式ai芯片市场的份额仍将高达63%左右。前有英伟达这座高山难以逾越,后有amd等友商快速跟进,留给英特尔辗转腾挪的机会并不太充裕。
03聚焦,是唯一的赌注
内有沉疴,外有强敌。陈立武和他的英特尔,正站在一个决定未来命运的十字路口。此时回看裁撤汽车业务的决策,似乎是一场经过冷静计算的"选择性放弃"。
曾几何时,英特尔是半导体行业的绝对王者。在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,英特尔几乎垄断了个人电脑市场的"心脏","intelinside"更是黄金印记。在pc和服务器处理器市场的双丰收,让英特尔的市值在1999年最高突破5000亿美元,对研发投入可谓大手大脚,铸就了其技术霸主的地位。
然而,时代变迁,英特尔却在制程工艺上遭遇阻碍,10纳米工艺延期,导致其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。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,英特尔错失机遇,拒绝了苹果iphone芯片订单,被arm架构远远抛在身后。
进入ai时代,英特尔在ai芯片领域发展滞后。如今,英特尔面临营收增长放缓、利润率持续下滑、股价长期低迷的困境,2024年净亏损达到188亿美元。曾经的"挥金如土"已成过去,面对一年亏损超千亿元人民币、裁员2.1万人、市值缩水近60%的现实,英特尔必须拿出铁腕措施来转型。
在ai这场决定未来十年科技产业格局的牌局中,任何分散精力的行为都无异于自断臂膀。与其在边缘业务上与对手缠斗,不如将所有弹药集中于主战场。英特尔明确提出聚焦ai和先进制程技术的战略转型方向,集中资源投入18a制程研发和ai芯片业务。
gaudi3芯片的推出,正是其在ai芯片领域持续创新的体现。通过剥离汽车这类非核心资产,英特尔正试图将每一分钱、每一个顶尖人才,都用在刀刃上。
值得注意的是,英特尔在汽车业务上曾有过雄心勃勃的战略布局。早年其apollolake产品迅速占领高端座舱市场。2017年收购的mobileye,凭借eyeq芯片平台在全球辅助驾驶市场占据重要份额,迄今出货量超2亿。
即使在2024年ces上,英特尔仍高调宣布全面进军汽车领域,主攻智能座舱、电车能源ai管理、开放式汽车芯片定制平台,并宣布与极氪、面壁智能、黑芝麻智能等中国企业合作,甚至将全球汽车业务总部落户中国。
然而,此次汽车业务的关闭,无疑给其中国总部及已建立的合作关系带来了不确定性,引发行业对业务过度的关注。这既是无奈之举,也是唯一的选择。面对一个不再允许犯错的市场环境,英特尔必须舍弃幻想,去搏一个不确定的未来。
陈立武上任后,迅速启动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,同时推动组织扁平化,将网络与边缘事业部(nex)整合,以优化资源配置。英特尔也积极布局软件生态,开发openvino工具套件,并通过将部分营销职能外包给埃森哲,将ai技术应用于营销活动,以提升效率。
此外,英特尔继续发力代工业务,拆分英特尔代工服务(ifs)为独立部门,目标是到2030年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二大代工厂。
不过有分析师提到,英特尔需在2-3年内推出具有竞争力的ai芯片,并确保18a制程按时量产,否则可能进一步丧失市场份额。在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,哪怕是英特尔这样的全球顶尖企业,也面临着随时被超越、被淘汰的危机。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
高跟肉丝祙做爰美妇 | 2天前 |
女子被狂揉下部❌ |
секс女♀️人идеo | 7天前 |
韩国无码成人?ktv |
美女❌18禁漫画网站视频 | 1天前 |
成人?在线观看免费网址 |
坤坤戳进别人?里 | 5天前 |
高清乱码?❌♋毛片小说 |
高中女学生破苞视频免费 | 7天前 |
肥女裸体操逼 |
男科治疗一次一千多 | 3天前 |
xxxxwwww18中国 |
国产tube8 | 0天前 |
❌–art欧美入口 |
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| 4天前 |
成年男性㊙️露j撒尿网站 |
男男跪床❌❌被?在线 | 8天前 |
中国耄耋老太性hd |
九色丨9lpony丨成人国产 | 2天前 |
性──交──性──乱老牛视频 |